軟件著作權有以下五個作用:
1、明確歸屬,有利于版權交易的進行。
2、可用于質押貸款,有助解決企業經濟危機。
3、可以有效打擊盜版和山寨產品。
4、有助維權,可幫助持有者在訴訟中減輕舉證責任。
5、作為商標異議的證據,是企業商標戰爭的籌碼。
著作權屬:
1、通過登記機構的定期公告,可以向社會宣傳自己的產品。
2、在進行軟件版權貿易時,認證將使您的軟件作品價值倍增。
3、 在發生軟件著作權爭議時,如果不經登記,著作權人很難舉證說明作品完成的時間以及所有人。
4、合法在我國境內經營或者銷售該軟件產品,并可以出版發行
5、 在進行軟件產品登記的時候可以作為自主知識產權的證明材料
6、 在進行軟件企業認定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可以作為自主開發或擁有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的證明材料
擴展資料:
對軟件著作權的兩種誤解:
第一種誤解是:企業認為自己員工在工作期間、為了工作需要做出的任何作品都歸企業所有。
比如根據公司安排和需要,員工所做的各種文檔、發表的業務類文章和專著(報社、出版社、大學這種情況比較多)等等,公司認為都屬于職務作品,著作權應該歸公司所有,公司可以隨意使用,而員工自己沒有使用權。
曾經有一個某出版社的編輯在離職之后把自己原來供職的出版社告上了法庭,主要訴訟請求即為確認自己在出版社工作期間所編寫的圖書的著作權歸自己所有。
這個案件審理過程的要查清楚的重點就在于該編輯與出版社之間對于職務作品有無合同約定,如果有合同約定應該根據合同約定判決,如果沒有合同約定應該根據法律規定判決,即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第二種誤解是:公司員工認為自己完成的計算機軟件雖然是在工作時間、為了完成公司任務所做的,但是完全是靠自己的智力獨自做出來的,是自己的智力成果,公司可以使用,但是軟件的著作權應該歸自己所有,跟公司沒有關系。
這種誤解也引發了許多案件,最為典型的是:員工跳槽之后,把自己在上一家公司完成的軟件帶到了下一家公司,下一家公司把這些計算機軟件用在了自己的產品上。
一旦被上一家公司發現后,不但上一家公司與員工之間可能發生糾紛,上下兩個公司之間也會發生有關侵犯著作權或者不正當競爭的糾紛,進而引發訴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軟件著作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淺談軟件著作權的歸屬問題:如何認定職務作品
軟件著作權即軟件開發完成之日起就自動產生,登記并不是權利產生的必要條件。
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是指著作權人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出申請,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審核并發出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1、已登記軟件的著作權發生轉讓、承受、質押、著作權人名稱變更的,權利繼受方辦理著作權登記,合同當事人辦理轉讓和專有許可合同登記,辦理軟件著作權質押合同登記,以及變更或補充登記等申請,均需辦理軟件著作權登記概況查詢,查詢結果是辦理上述登記申請的文件之一。
2、申請表應當在線打印,請勿擅自更改表格格式。
3、文檔和源程序的頁眉上應當標注該申請軟件名稱、版本號和頁碼,并應當與申請表中相應內容完全一致。
4、軟件為升級版本的,應在申請表軟件基本信息欄中的軟件作品說明中,選擇修改項并填寫修改說明,前期版本已登記的應填寫原登記號并提交原證書復印件。
5、軟件著作權人如果是通過受讓方式取得的,申請軟件著作權登記的方式有兩種:a類--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即以受讓方為申請人填寫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表”。b類—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合同登記證書”。即以轉讓方或受讓方為申請人填寫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轉讓合同和專有許可合同登記申請表”。
6、提交有效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并應加蓋公章;應提交有效的自然人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復?。?。
《登記辦法》第二十一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登記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一)表格內容填寫不完整、不規范,且未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的;
(二)提交的鑒別材料不是《條例》規定的軟件程序和文檔的;
(三)申請文件中出現的軟件名稱、權利人署名不一致,且未提交證明文件的;
(四)申請登記的軟件存在權屬爭議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客戶要求使用電子合同,無非是從便捷性、安全性、合規性等角度來考慮的。
電子合同通過互聯網技術,可在手機、電腦、平板等多終端在線簽署,同時采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電子簽名技術,可具有和紙質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目前,我國市場上有幾家比較靠譜的電子合同平臺。親只需挑選一家即可,完成賬號注冊,實名認證,購買套餐后,即可在線與客戶簽署電子合同了。
1、電子合同有效性
在了解電子合同之初我們較為關注的就是其法律效力,否則,即便線上簽約再便捷、合同管理再方便、使用成本再低,最后法院不認可其證據效力,那么這一切都是白搭。因此,選擇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的第一要素就是看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提供的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電子簽名法》第五條至第八條規定,鎖定簽約主體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確記錄簽約時間的電子合同才被法律認可。為了確保平臺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我們平臺同時做到了以下三點:
① CA機構頒發CA證書/公安部eID認證系統:采用國家機構認證技術,確保電子合同簽署主體真實身份;
② 防篡改技術:采用國際通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輕松識別文件是否被篡改;
③ 第三方取時技術:精確記錄簽約時間。
2、平臺的數據安全性
電子合同牽涉到企業的商業秘密,如果信息數據被泄露、被丟失,對于企業和個人來說,將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電子合同平臺能否提供足夠強的安全保障則非常必要。目前,有幾個資質是電子合同平臺合規的硬性指標:ISO認證、等級保護資質、商用密碼產品型號證書、可信云認證等。
目前我們平臺已獲得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27018公有云個人信息隱私保護認證、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企業SaaS服務“可信云”認證、商用密碼產品型號證書、高新技術企業證書、軟件產品證書、軟件企業證書、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等資質及牌照,是國內為數不多資質齊全的電子合同平臺。
3、產品的便捷性和易用性
當企業決定使用電子合同服務時,使用方便、體驗良好,能夠滿足不同簽約場景和不同企業規模的需求,也是電子合同平臺必須具備的要素之一。
在產品的便捷性和易用性上,我們可為用戶提供4種部署解決方案(官網SaaS、API、SDK、獨立部署),滿足用戶及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可提供6種簽署方式(PC、App、H5、微信、支付寶、Office365),隨時隨地想怎么簽就怎么簽;提供6種認證形式,刷臉認證、手機認證、銀行卡認證等,各種主流的認證方式隨你挑選。
4、法律服務
目前,市面上大多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的產品功能較為同質化,多集中于電子合同簽署及存儲服務。一旦出現合同法律糾紛,用戶如何維權仍然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因而,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除了提供基本的簽署及存儲服務之外,更應該重視電子合同簽署后的法律糾紛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電子合同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
我們平臺可為用戶提供司法鑒定、證據保全、法律咨詢等法律服務,幫助用戶高效解決電子合同法律糾紛問題,降低用戶的維權成本,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
5、平臺行業標桿客戶
如果以上幾點仍不能幫你做出判斷的話,那么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跟著行業頭部企業走,看頭部企業是如何選擇的。行業頭部企業在合作伙伴的選擇上考慮的因素會更全面,也會更加謹慎。因此,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在各行業中的標桿客戶越多,越能說明這個平臺被市場認可的程度。
以上就是選擇電子合同平臺的幾個參考因素。此外,您也可以體驗下各個平臺的簽署流程,從感官上直接體會產品的功能與服務的不同,相信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