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履行的合同,可以視為無效合同嗎?
合同一方未履行不屬于無效合同,構成無效合同需滿足一定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惡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五條【無效、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無效】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什么情況下合同會無效
1、買賣權屬有爭議的合同無效
出售人應當對所出售的房屋擁有絕對的、無任何瑕疵的所有權,因為產權發生爭議的房屋權屬尚未確定,出售人并不一定擁有絕對所有權,其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自然無效。
2、合同的內容、形式、訂立程序違反規定的合同無效
從事違法經營活動而訂立的合同,或者法律規定必須經過審批才能生效卻未經審批程序的合同等,這都屬于不符合法律法規的合同,履行這樣的合同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會被認定為無效。
3、當事人沒有合法資格的合同無效
如果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在未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未獲得追認的無權代理合同;沒有法人資格卻以法人名義訂立的合同等,皆會被認定為無效。
4、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并因此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或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
按照規定,違背當事人一方真實意愿的合同,包括欺詐的合同、脅迫的合同,會被認定為無效。而且,當事人進行虛假意思表示的合同,包括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偽裝的合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也是無效的。
合同簽訂后未實行可視為無效合同嗎
首先,你要清楚未實行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為合同雙方的不作為,而使合同未實行,這種情況下可以免除單方的違約責任。如果是因為一方不守約導致合同不履行的,那守約方有權利要求不違約方進行賠償。其次,合同的無效不是因為合同未實行就可以視為無效的,根據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合同無效有以下幾種情形: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此處的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所以,如果雙方都不想履行合同,
合同過有效期未執行作廢嗎
是的,附期限的合同過了有效期合同效力自動終止。如果合同中約定了合同終止的條件“如合同有效期為1年,有效期滿合同自動終止”,那么合同簽訂后一年,合同就自動終止了。如果沒有明確約定合同終止的條件,那么理論上合同一直處于有效的狀態,除非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解除該合同。
法律分析如果合同中約定了,你應當先履行某種義務,但是合同簽訂后你一致未履行該義務,所以對方也未履行他的義務,那么對方是有權利主張你的違約責任的。但是這個主張違約責任是有訴訟時效的,訴訟時效為違約行為發生之日起兩年。依據法律規定,合同超過有效期的,合同就會終止,合同終止后權利義務消失,是不需要解除合同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三是有履行能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據其性質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雙方簽了合同可是有一方沒拿到合同,這合同生效嗎!
有效的。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雙方當事人依照有關法律對合同的內容和條款進行協商并達成一致。合同成立的判斷依據是承諾是否生效。而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產生法律上的效力,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通常合同依法成立之際,就是合同生效之時。兩者在時間上是同步的。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
法律法規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雙方當事人依照有關法律對合同的內容和條款進行協商并達成一致。合同成立的判斷依據是承諾是否生效。而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產生法律上的效力,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通常合同依法成立之際,就是合同生效之時。兩者在時間上是同步的。但是,相關法律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合同經批準、登記后即生效。合同生效的確認既要審查當事人的主體合法性,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又要審查合同內容的合法性。由此可以看出,對于合同成立的判斷側重于對合同表面狀態的考察,而合同的生效則側重于對合同實質內容的考察。如果將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混同起來,那對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成立還是生效則無法判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八十一條 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雙方都沒履行的合同在法律上還生效嗎?
法律效應還是有的,如果雙方都沒有履行好自己相應的責任,雙方可以協商來廢除這個合同。 要看具體合同條款判斷,如果合同中未約定生效時間,一般簽訂之日起生效。如果合同中一方有先履行的義務,后履行的一方有先履行抗辯權,先履行的一方若無法證明其不履行有免責事由,會構成違約。如果合同中有約定合同的終止時間,一旦合同到達終止時間,可以自然終止,但一般不影響違約責任的追究。 如果是同時履行,雙方都沒有履行,可能導致雙方違約,按照違約條款確認各自的違約責任(違約條款不一定是對等的,而且很可能違約計算標準也不相似)。由于你的問題沒有具體合同條款和內容,我只能初步給你一個常見的判斷:一般是有效的。 所謂的合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