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如果疫情能在2020年結束,那么在2022年初之前都會看到經濟高增長。
這是衰退轉蕭條之前的最后一次繁榮??梢灶A見的是,這次可能要靠投資和補庫存周期來實現貨幣擴張,投資主要是基建,補庫存動的主要是上游周期品。周期品需要需求驅動,后面我們應該會看到全球都會開啟新一輪大規?;?。
2021年是個類似2007年的年份,說起2007,肯定會想起上證指數6124的歷史最高點和大宗商品當時的瘋狂。從周期來看,2019年到2021年底也是基欽周期擴張期,對應股票市場超級大牛市。2022年初上證指數會創歷史新高,A股瘋狂的影響會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
后面上證指數盛極而衰,金融危機開始。沒有瘋狂就沒有危機,大瘋狂之后才有大危機,天道本來就是如此。
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區別: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敖鹑凇笔且载泿藕唾Y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與它相對應的主要概念有“消費”和“生產”,后兩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
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運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比如,票據兌現中出現的信用危機、買賣脫節造成的貨幣危機等。
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資本市場的貨幣信用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被無限放大,在較長的時期內帶來了貨幣信用供給與支付能力間的巨大缺口,最后嚴重偏離了現實產品市場對信用的有限需求。
當這種偏離普遍地存在于金融市場的各個領域時,次貸危機,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機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確診病例呈指數型增長。全球大流行會持續多久?未來發展趨勢如何?這些問題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切。
大流行或持續一年以上
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每增長10萬例的時間正迅速縮短,從最初的67天縮短至1天?!叭虼罅餍姓谶M行,若以2019年12月底作為疫情初發,至今疫情已持續了4個月。多項醫學模型都把疫苗研發成功并投入使用視作防控關鍵點,預估時間普遍超過今年9月。全球范圍內,新冠疫情最少持續1年才能整體穩定?!眹H突發公共衛生應急專家、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助理教授林冠華告訴記者。
7月31日,根據《國際衛生條例》的規定,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再次召開會議,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評估,并更新疫情應對建議。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致辭中說,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人們在接下來數十年的時間內都將感受到疫情的影響。
世衛組織表示,對于新冠肺炎,科學家已經回答了很多疑問,但是仍然有很多未解難題。當前的研究一致顯示,世界絕大多數人仍然易感,即便曾經遭受疫情嚴重打擊的地區也不例外。世衛組織強調,雖然新冠疫苗研發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進行,但是仍然要學會與病毒共存,必須充分利用現有工具抗擊疫情。
今年1月底,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并在5月1日的突發事件委員會會議上維持這一判斷。國際媒體普遍認為,考慮到當前疫情仍在蔓延,世衛組織將維持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判斷,并就下一步的抗疫行動提出建議。
一、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疫情出現后,盡管各國采取措施應對疫情蔓延,包括對疫情嚴重地區采取入境管制、旅行禁令、取消大型賽事、停工停產等措施,但仍有可能演變為一場“大級別疫病”。全球正常的生產貿易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加大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甚至造成衰退。
二、全球市場震蕩。全球疫情加速擴散引發恐慌情緒,全球主要股指下跌。過去一周,歐洲斯托克50指數、倫敦金融時報股價指數、巴黎CAC40指數、法蘭克福DAX指數等均暴跌11%~12%左右,美國道瓊斯從近期最高點已暴跌14%,美股恐慌指數(VIX)一周內翻倍。雖然疫情對股市的沖擊是短暫的,但若疫情持續蔓延,全球股市將進一步受挫。
三、沖擊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全球化生產和交易網絡中,疫情防控帶來的停工減產及延遲復工,將加大全球供應鏈風險。作為世界工廠,中國是全球制造業供應鏈的樞紐,2019年中國制造業占全球制造業總產出的比重約為30.9%。2020年2月,中國PMI大幅下降。
四、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勢力借勢猖獗。在發達國家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西方一些國家政客從狹隘的政黨和個人利益出發,操縱輿論和民意,一些國家出現種族、民族、國別等身份歧視。
五、疫情全球持續擴散。如果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疫情控制不好,全球經濟有可能遭遇重創,其嚴重程度可能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之后的歐債危機,國際貿易可能衰退,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或將受到破壞。
靠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由冠狀病毒引發的病癥,此病毒傳播廣,影響范圍巨大。今年年初,就開始了極其快速的傳播。為什么說這一說法靠譜呢?
第一,看病毒的傳染性。此病毒通過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存在人傳人現象。在國內傳播最迅速的時候剛好是春運階段,那時候人員流動性大,所以傳染性也極大。當然,經過國家和眾人的努力,已經把最難的時期度過了。但是,我們需要放眼國外,如印度人口密集,衛生程度差,如果某一處爆發疫情,那根本沒法快速的控制,只會愈演愈烈。
第二,看各個國家的管理方式。我國在意識到這一病毒的厲害性之時,就快速的做好了管理計劃。呼吁眾人少出門,多消毒,佩戴口罩,不要人員密集的聚集。并且,在武漢最無助的時候,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省各市伸出援助之手,送物資或是馳援。但是,其他國家呢?沒有全面性的讓群眾戴上口罩,甚至于國家層面的人士也不佩戴口罩,甚至還有的在推卸責任,這是很糟糕的局面。
第三,看眾人的自覺性。如果,每個國家的人都像我們一樣自覺,增長人數就不會呈上升趨勢。如果他們的街市能有我們過年的時候那么空曠,如果他們都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他們都乖乖的戴上口罩,這一切似乎都不會那么的麻煩。因為他們缺少了自覺性,他們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直至今日,全球的感染人數還在不停地增加。
世衛說的話都是有一定依據的,按照現在這個情況下去,就算是特效藥,疫苗出來了,疫情也不可能快速的解決清楚。十年,這并非沒有可能?,F在的研究進度快速的不是一星半點兒,但是,你我都明白,那還是需要時間。想要全球都安定下來,沒有個十年,你信嗎?想想全球多少個國家多少人受到了此次疫情的影響。
疫情導致很多國家的企業倒閉,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有關人員預計將會有超過七千萬人甚至是一億人將會重返極端貧困。如果疫情還將持續那么這些數據還會持續增長,這樣會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困難。由于美國股市的動蕩,致使我國的很多企業股票也相繼下跌。公司不得不進行裁員,因此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收入來源,就沒有辦法養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經濟的衰退可能會為了那些為國民提供了保障方面的國家陷入困境。由于疫情原因導致的失業無收入來源等情況,經濟危機的時間也會持續,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陷入極端的貧困之中。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對于國家政治和安全都會有不小的影響。
有關數據顯示,當前有將近6.9億人還是出于饑餓的狀態,目前還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有關人員預計未來世界上面將有超過8.4億人,也就是說世界上面每十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人是饑餓的狀態。
疫情失控之后,經濟已經出現了停滯,因此全球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這也使得經濟陷入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疫情的原因使得全球的經濟體都進入了人衰退狀況。疫情期間經濟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但是這次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達到了12萬億美元,經濟損失嚴重。
我們需要世界,世界也同樣需要我們,每個國家都是全球的產業鏈中的一環,當我們幸災樂禍美國的時候,也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極端貧困是指沒有收入,甚至于收入不足以養活自己和家人。這樣也將會意味著將會有很多人面臨饑餓。兒童可能會因此營養不良甚至是死亡,目前窘迫的不僅僅只有非洲的多個國家,還有很多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