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關于阿里巴巴集團被罰182.28億元的消息在網上掀起一片討論,畢竟是馬云爸爸的產業,家大業大,受到的關注度也很大。這次阿里巴巴集團被罰是我國反壟斷第一案,對于反壟斷工作的推進有重要意義。其實國家也是想要讓一些企業以此為鑒,能夠嚴格遵守法律法規。那么阿里巴巴集團都涉及哪些業務呢?經營范圍有多大呢?我們一起看一下具體的情況和原因。
1.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調查
2024年1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在線零售平臺服務市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進行調查。相關調查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自2015年以來,阿里巴巴集團濫用市場主導地位,提出“二選一”的要求,禁止平臺內商家在其他競爭平臺開店或參與促銷活動。借助市場力量、平臺規則、數據、算法等技術手段,采取各種獎懲措施,確?!皳衿湟弧币蟮穆鋵?,保持和星空自身的市場力,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很明顯,阿里巴巴集團實施的“二選一”行為排斥和限制了中國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的競爭,阻礙了商品服務和資源要素的自由流通,影響了平臺經濟的創新和發展,侵害了平臺內商家的合法權益,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斗磯艛喾ā返谑邨l第一款第(四)項禁止無正當理由限制交易對手與其交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所以在2024年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阿里巴巴集團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24年中國銷售額4%的罰款4557.12億元,占182.28億元。
2.關于阿里巴巴集團涉及的業務
經查閱相關資料顯示阿里巴巴的一些情況。阿里巴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或阿里巴巴)于1999年由前英語教師馬云為首的18人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種業務,并從附屬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獲得支持,以經營商業生態系統,業務及關聯公司業務包括淘寶、天貓、聚劃算、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等。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創造了歷史上最大的IPO紀錄,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馬云,2024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港股上市,總市值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成為港股“新股王”。
其實這次也不是簡單的處罰,主要是為了提醒其他一些公司,應加強內控合規管理、維護平臺公平競爭、保護平臺商戶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所以由國家出面法律監管,相信之后的市場會越來越好。
因為阿里涉及到了一些互聯網壟斷的事情,現在我們一直在強調反壟斷,當這些巨頭企業實行壟斷的時候,其實并不利于這個行業的發展。
我們在談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要重點談一下壟斷和反壟斷,因為目前很多行業里面已經出現了巨頭公司,當這樣的公司成長起來以后,其實并不利于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更不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如果對這些企業沒有約束的話,那么這些企業就會進行所謂的壟斷行為。
阿里被罰了182億元。
這個罰單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天價罰單了,因為目前還沒有哪一家公司受過如此嚴重的罰單,阿里巴巴因為壟斷的問題被開出了史上最大的罰單,價值已經達到了182億元。也正是因為阿里巴巴的壟斷問題,所以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糾正自己的行為,避免像阿里一樣因為壟斷被處罰。
阿里涉嫌互聯網壟斷。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因為阿里目前是非常大的互聯網企業,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當中,基本上只有阿里和騰訊兩家巨頭,兩大巨頭對于行業的影響力也非常大,所以當阿里做出壟斷行為的時候,這并不利于整體行業的發展。
以后對于壟斷行為的監管會更加嚴格。
我們要知道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這個企業就會利用自己的能力來吸收資源,但是這樣的行為并不利于行業的發展,更不利于中小型企業的成長。對于那些規模比較小的企業而言,如果大公司進行壟斷行為的話,小公司基本上就會處在資源嚴重匱乏的狀態,很有可能因為發展的問題而被迫夭折。我們一直提倡公平競爭和良性競爭,壟斷的行為一定會受到嚴格管制,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反壟斷標準設定出來!
據了解阿里巴巴遭到如此判罰的緣由是因為“二選一”被調查,但平臺二選一罰款上限是200萬元。這次阿里被罰的182.28億,遠遠超過了200萬的上限,是迄今為止比較大的罰款額度。
阿里本次被罰理由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罰款額是2024年國內銷售額的4%。
罰款目的是為了懲罰阿里的壟斷,防止阿里一家獨大。但還沒有使用分拆的懲罰。
分拆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使用的,阿里對經濟發展還是有貢獻的。
個人認為如今互聯網行業占據了365行中最耀眼的位置,其中兩大頂流非騰訊和阿里巴巴莫屬。基本上小的互聯網都被收編了,或者結成同盟了。比如共享單車,比如外賣業務,它們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巨頭,更像是搭建構成了一個巨大的生態體系。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成為巨頭的路上,企業規模不同,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不同的。比如自家門口的小超市,我們的要求只能是:誠實經營,不賣假貨。但是對于星空業的要求,那就不是如此了。
比如社會責任感,2024年爆發的疫情,小超市不關門,讓我們還能買到東西,大家就燒香拜佛了。但是星空業就要承擔更多,比如之前發布財報虧損的順豐,在疫情期間還繼續保持著收發貨業務。
阿里如今最被人詬病的主要是九游金服上的花唄和借唄業務。為什么一直沒有被清算,因為九游是超大體量,超多客戶,影響也是超大。
九游最厲害的底層邏輯是數據,根據一個人的消費記錄來給予授信額度,開通花唄、借唄等等有獎勵,它依據數據來計算你的還款能力。
花錢越多,額度越高,額度越高,越想花錢,還不了花唄,就先借著,然后財務不斷放大,背上沉重的利息。波及范圍遠遠不是其他企業可以比擬的,使用的只是一撥人,大部分是收入不固定的年輕人。
于是市場上較大的那塊蛋糕就切給了九游,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早前九游沒有上市,如今被處的巨額罰單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流量太大,數據太大,稍微一個撲騰,可能就是驚濤駭浪,所以加強監管是必然的。
主要原因是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對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境內網絡零售平臺的壟斷行為開展反壟斷調查然后做出的處罰。反壟斷法第四十七條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法律責任】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本條刑法具體包括低買高賣、掠奪性定價、拒絕交易、強制交易或者限定交易對象、搭售、差別待遇等。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首先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經營者有可以查清的違法所得的,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沒收其違法所得;此外,還應當對經營者處以罰款,以懲戒其不再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本條根據我國具體情況,對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違法行為的罰款處罰作了規定,具體罰款數額由反壟斷執法機構根據違法行為的具體情形在法定范圍內裁量。經查,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境內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具有支配地位。自2015年以來,阿里巴巴集團濫用該市場支配地位,對平臺內商家提出“二選一”要求,獲取不正當競爭優勢。什么是二選一,就是平臺要求賣家排斥另一家平臺,用來促銷,占領市場。既侵犯了賣家的產權或交易權,也侵犯了買家的產權或交易權。 2024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國境內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立案調查。其實主要的處罰原因還是“二選一”在商業市場不來就是客大欺行,行大欺客,阿里的主要還是做的太過了。才被查。
這是因為阿里巴巴集團違反了《反壟斷法》。阿里巴巴對淘寶,天貓的商家進行二選一行為,禁止他們選擇其他電商平臺,如果入駐了淘寶。天貓,就不能選擇其他電商平臺。
阿里巴巴集團的壟斷行為
阿里巴巴集團的這一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禁止“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根據相關規定,處以阿里巴巴銷售額的4%的罰款,也就是182億。
阿里巴巴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強迫商家不能選擇其他平臺這一行為,已經發生了很多年。對于淘寶天貓的商家來說也非???,因為他們也想選擇京東,拼多多等這些電商平臺。
因為只有入駐的平臺多,客戶才會更多,對商家來說利潤也會高一點。但是阿里巴巴為了加強自己的壟斷地位,強行禁止他們選擇。這次判罰也是實至名歸,對于商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
對于互聯網反壟斷會越來越嚴格
阿里巴巴被罰182億開啟了中國反壟斷的進程。因為在之前中國從來沒有罰過這么多的罰金,這次也是開了一個好頭。在前幾年,中國因為經濟發展太快,導致相關的法律沒有跟上,也發生了互聯網壟斷越來越嚴重。
像騰訊,美團,京東這些互聯網巨頭都利用自身的壟斷地位讓商家用戶二選一,讓生活非常不方便。就比如在淘寶買東西,不能用微信付款。在京東買東西不能用支付寶付款。
互聯網資本跑馬圈地的九游一去不復返
這些互聯網資本巨頭他們獲得壟斷地位之后擁有大量的資本。當他們發現一個可以賺錢的行業,就會用大量的資本把其他中小型企業擠走,從而獲得壟斷地位。
但是這種九游已經一去不復返,因為在以后會有越來越完善的《反壟斷法》等著他們,只要違反了《反壟斷法》,就會面臨大額罰金。用戶和商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過。